湛庐APP - 对话最伟大的头脑,与最聪明的人共同进化,债券通与金融开放新突破
纸质书

债券通与金融开放新突破

全面剖析中国债券市场国际化的新战略
¥ 97.43会员价:¥ 64.95


编辑推荐

香港交易所作品,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巴曙松主编。

由具体参与“债券通”方案设计、实施与监管的专家和海内外债券市场上有代表性的参与机构共同执笔,系统梳理“债券通”发展历程与制度框架。

既是对“债券通”平稳运行的经验总结,也必将加深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债券市场国际化的认识,从而推动更多国际资本深入参与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中国债券市场开放历程和宏观背景”从多个角度剖析了中国债券市场多层次开放的总体规划、人民币国际化的顶层设计和政策进展,梳理了“债券通”在中国债券市场开放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第二部分“债券通:境内外债券市场的互联互通”就债券通涉及的金融基础设施、监管开放政策、信用评级、一级市场发行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了全面而又详细的介绍,有助于国际投资者更好地认识“债券通”和相关政策。

第三部分“香港固定收益与货币产品的金融生态圈构建”重点介绍了与“债券通”相关的一系列固定收益产品创新和金融生态圈的构建,有助于境外机构更好地使用相关金融产品和服务。


作者简介

巴曙松 主编
● 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蔡秀清 副主编
● 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办公室高级副总裁
巴晴 副主编
● 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办公室副总裁
朱晓 编委
● 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办公室副总裁
罗得恩 编委
● 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办公室助理副总裁


精彩书评

本书对“债券通”在中国债券市场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中的定位、功能和角色进行了全景式研究,涵盖了政策开放路径、具体实施策略、债券金融生态圈建设等多个角度,特别结合了“债券通”运行后来自市场的第一手经验和见解,既是对多年中国债券市场双向开放政策的阶段性总结,更说明了“债券通”模式的构想和设计方案的有效性经过了市场实践的验证,佐证了“互联互通”机制在扮演连接境内外金融市场的转换器、以创新方式推动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独特价值。

对“债券通”这一金融创新的实践和总结,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如何借助香港市场来实现在资本项目保持一定管制条件下,以相对可控的方式实现中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提升中国在岸债券市场的国际参与度。从长期看,这对于人民币国际化、提高中国金融市场效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李小加

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

精彩书摘

中国债券市场的开放与发展

张漪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总裁


中国债券市场发展现状和特点

自1997 年6 月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启动以来,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正确领导下,债券市场管理规则体系建立并不断完善,产品和服务机制持续创新,市场深度和广度日益拓展,投资者类型不断丰富,对外开放水平稳步提升,取得了不断超越自我、比肩国际的辉煌成就。

基本情况

债券市场规模和实力与日俱增。1997 年,银行间债券现券市场的交易量不足10 亿元,2006 年突破10 万亿元,2010 年突破50 万亿元,2016 年和2017 年交易量均突破100 万亿元,超过股票市场,2018 年1 月至9 月累计成交已达到104 万亿元,同比增长37.1%。债券市场交易频次从起初日均两笔扩大到近三年日均4 500 笔以上,与发达国家债券市场业务基本处于同一量级。截至2018 年9 月末,我国债券市场余额已达83 万亿元,继续保持继美国、日本之后全球第三大债券市场的地位,其中银行间市场余额接近72 万亿元,占比87%。

市场投资者队伍不断壮大。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者从1997 年的数十家壮大到2018 年9 月末的24 000 余家,从过去主要由商业银行参与,发展成为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以及各类非法人集合性资金和企业广泛参与的合格机构投资者市场,从境内机构发展为全球投资者参与。投资者队伍的壮大和多元化推动市场流动性不断提高。

债券品种日益丰富。中国人民银行以市场化方式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先后创新推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超短期融资券、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非金融企业资产支持票据等公司信用类债券品种,陆续推出次级债券、普通金融债券、混合资本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金融债券,近年来又推出同业存单、绿色债券等一系列顺应市场需求的新品种,促进融资结构优化,有效增加市场供给。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标的从最初单一的国债品种发展为涵盖国债、金融债、信用债、绿色债券等三十多个门类,品种齐全的可交易产品序列。

市场国际化水平稳步提升。顺应人民币跨境使用需求增长,债券市场对外开放逐步加快,多类型境外机构陆续入市。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以来,债券市场的国际吸引力进一步增强,SDR 债券成功发行,国际投资者对人民币债券的配置需求增长,市场加大开放力度,实现向所有符合条件的国际合格机构投资者开放,债券市场国际化进入新的阶段。中国债券市场逐步被全球主要债券指数认可。境外机构境内发债的主体范围与发债规模均稳步扩大,便利性不断提高,截至2018 年9 月末,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境外发债主体已包括境外非金融企业、金融机构、国际开发机构以及外国政府等,累计发行1 474.6 亿元熊猫债,相较于2016 年年末的规模已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