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的投资圣经
“在市场的波动中,往往最容易被遗忘的是常识。”
基金教父、领航集团创始人约翰·博格投资经典全新升级。
知名金融学家巴曙松领衔翻译
《共同基金常识》
(精装版)
(Common Sense on Mutual Funds by John C. Bogle.—Fully Updated 10th Anniversary ed.)
分类:基金投资/投资经典
书名:共同基金常识(10周年纪念版)
(Common Sense on Mutual Funds by John C. Bogle.—Fully Updated 10th Anniversary ed.)
作者:[美] 约翰·博格(John C. Bogle)
译者:巴曙松,吴博 等译
定价:109.90元
开本:16K
出版时间:2017年8月
责编:黄昕 陈荟芳 张娟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图书品牌:湛庐文化
页数:463
字数:571千字
ISBN:978-7-5596-0531-3
CIP:Ⅰ. ①共… Ⅱ. ①约… ②巴… Ⅲ. ①共同基金-基本知识 Ⅳ. ①F830.91
◆ 心血之作,投资圣经。指数基金教父约翰·博格先生的《共同基金常识》距原版首次公开发行已有十余年。在这期间,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恰恰是这些后验的历史事实,才愈发凸显了博格投资哲学中无与伦比的前瞻性。如今,《共同基金常识》十周年纪念版问世。在保留了原版完整内容的基础之上,博格对1999—2009年以来基金业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在与十年之前观点对比的过程中,博格与时俱进地更新了他对投资业务和共同基金的深入研究,再次提出了极具预见性的前瞻策略。
◆ 名家名译,相映得彰。这部超越时间的投资圣经欣逢著名金融学家巴曙松先生领衔翻译,经典著作得遇权威解读,为国内读者呈现最贴近原著的中文译本。
◆ 跟随大师,回归常识。约翰·博格是全球最大两家共同基金组织之一领航集团的缔造者,在共同基金领域,他的地位甚至比巴菲特在股票投资领域还要显赫,在纷繁复杂的投资迷阵中,他这本经典著作教给我们投资的真谛:面对复杂,回归常识。
◆ 商界大咖专文作序。高瓴资本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磊、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副董事长缪建民、耶鲁大学首席投资官大卫·斯文森专文作序推荐
◆ 湛庐文化出品。
◆ 《共同基金常识》是指数基金教父约翰·博格先生的心血力作,历经市场十年洗礼之后的升级版,堪称投资界的经典必读书。在如今越发复杂的市场环境中,这本著作恰如海中灯塔,一方面传递着最为简单、有效、持久的投资策略,另一方面也考察着共同基金业的行业法则和道德底线。
◆ 在本书中,约翰·博格先生将其一生在投资领域中沉淀的精华悉数呈现,用大量翔实的数据和事实诠释了简单和常识必然会胜过代价高昂且复杂的投资方法;低成本和广泛分散化的投资组合,仍然是以最低的成本和风险实现财富累计的最优选择,并且,这一投资的业绩也将一直优于昂贵的主动管理型基金。
◆ 作为原书的10 周年纪念版,本书保留了原版的完整内容,同时对1999—2009 年以来的美国基金业的最新进展进行了全面的更新。作者用这10 年的数据和事实,对原版书中提出的观点进行了坦率的验证,这些后验的历史事实愈加凸显了原版书中绝大多数观点的参考价值。
约翰·博格
◆ 基金业的先驱者,世界第二大基金管理公司领航集团创始人、博格金融市场研究中心主席,第一只指数型共同基金的建立者。
◆ 被《财富》评为“二十世纪四大投资巨人”之一;被《时代周刊》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和感召力100人”之一;被《机构投资者》授予“终身成就奖”。
◆ 其著作《博格长赢投资之道》(Enough),被称为金融危机期间最具真知灼见的作品。
◆ 在博格的投资管理生涯中,两大“最简单”原则广为人知。第一条是指数和低成本基金的运作原则,即“利润等于总收益减去成本”。第二条原则就是其所倡导的“以员工为本”。他喜欢聘用有长期眼光的人,认为员工的薪水不是成本,信奉“优秀的雇员=好的薪水=高效率”,构建一个稳定的利益共同体。
[译者简介]
巴曙松
◆ 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兼任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商务部经贸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银监会中国银行业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经济发展委员会委员、中国“十三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等。
◆ 主要著作有《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报告》系列,主要译著有《大而不倒》《金融之王》《资本之王》《证券分析》(原书第六版)《当音乐停止之后》《炼金术士》等。
张磊
高瓴资本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我庆幸能在投资生涯早期就读到约翰·博格先生所著的《共同基金常识》,书中用大量篇幅论述基金投资的常识性智慧,这无疑成为我投资管理中始终恪守的投资哲学。本书自出版以来,始终是投资领域的必读书目。我们相信,价值投资在中国会获得更多的期待和回报,因为对于我们来说,时间是最好的朋友。
缪建民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副董事长、总裁、副书记
《共同基金常识》10 周年纪念版是美国基金界最为经典的专业著作,本书总结的投资理念和倡导的管理方法,对当今中国基金投资者和基金业尤其富有启发意义和参考价值。
金旭
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尽管经历了多次金融危机的冲击,美国基金市场依然是全球最富有活力的市场,而约翰·博格则是美国基金业发展的标志性人物之一。他不仅是领航集团的创始人,也是第一只指数型基金的建立者。
高良玉
前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中国基金业在经历了起步阶段的快速发展之后,开始进入以质量提升和创新发展为重点的探索时期。本书对危机冲击下美国基金行业改革和发展的反思,不仅对中国的基金投资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基金行业的发展同样具有启发意义。
万放
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共同基金常识》不仅仅是一部关于基金行业发展深入浅出的奠基之作,还是一部学习资本市场投资理念返璞归真的入门之作,也是管理一家良好资产管理公司现身说法的反思之作。
沃伦·巴菲特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董事长
这是每位投资者的必读书,令人信服、坦诚直率且切中要害。全书精彩绝伦,特别是第四部分“基金管理”。
保罗·萨缪尔森
经济学泰斗
巴菲特不可能使你我成为沃伦·巴菲特,然而,约翰·博格却能帮助每一个人成为精明的投资者。
大卫·斯文森
耶鲁大学首席投资官
约翰·博格为公众奉献了两份大礼:领航集团和《共同基金常识》。这是一本关于如何管理个人投资组合的入门书籍,简单易懂。好好利用博格的礼物,并请将它传送给你所爱的人。
[推荐序1]
时间是最好的朋友
张 磊
高瓴资本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长久以来,凡大智慧者并非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和之能人异士,而是洞悉本质,化繁为简,大巧无工之通人达士,在基金管理行业更是如此。全球基金业的快速发展,为广大基金管理人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绝佳时机,然而,奇门阵法只能昙花一现,唯有回归投资常识,才能踏上赢得非凡业绩的大道通途。我庆幸能在投资生涯早期就读到约翰·博格先生所著的《共同基金常识》,书中用大量篇幅论述基金投资的常识性智慧,这无疑成为我在投资管理中始终恪守的投资哲学。
在我看来,《共同基金常识》所强调的有三个方面:第一,对于卓越理性的追求;第二,对于伟大格局观的探索;第三,对于非凡投资品格的坚守。
第一,基金管理人应当具有卓越的理性智慧。约翰· 博格先生从投资策略、投资选择、投资业绩三个角度,反复论述“常识和简单化”是财务回报的关键。对于基金管理人来说,市场择时和高换手率无法永远战胜市场,试图通过短期波动获益无异于一场赌博。无论何时,投资中最值得信任的常识永远是:投资回报应来源于企业的盈利和成长。因此,从理性出发,投资者应当选择最好的企业,并坚持长期持有。因为,最好的企业往往是由最好的企业家掌舵,而卓越的企业家注定会创造非凡的价值,当然这些都需要时间来满足。在坚持长期投资的基础上,约翰· 博格先生强调,回报、风险、成本、时间共同构成了投资的基本要素,缺一不可。大多数人往往重视回报,少数人管理风险,却极少有人关注成本,极少有人真正理解时间的价值。简单来说,回报会随着时间日益增多,成本会随着时间变本加厉,而风险会随着时间相对缓和。人们能够理解复利的力量,但成本会随着资产规模的扩大和交易频次的增多而愈加显著,成为高回报的阻碍因素。因此,一家低成本的投资基金就等于给予持有人更高的回报。同时,风险的短期波动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被市场理解和消化,因此,长期持有会降低投资的不确定性。约翰·博格先生所讲述的,正是投资的本质:追求风险和成本调整之后的长期、可持续的投资回报,克服恐惧和贪婪,相信简单的常识。
第二,基金管理人应当塑造伟大的格局观。对于投资来说,基金管理人的格局观并不仅仅意味着宽广的国际视野、大胆的投资谋略和精准的市场判断,格局观的本质是你信守的投资哲学。约翰·博格先生在投资选择中,并不推崇单纯的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或者是全球化的资产配置。在他看来,所有把投资变复杂的情形,都会让人们面临新的不确定性。与此对应的是,他十分推崇指数化投资,理由有四:第一,广泛的分散化,以降低风险;第二,最小的投资组合换手率,避免短期交易冲动;第三,极低的成本,包括运营和交易成本以及税金;第四,长期投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指数化投资就是紧紧锚定于企业的盈利和成长,而不是投机性的短期波动。因此,回归基本面,在熟悉的环境中按照合理的逻辑去思考关键性问题,才是基金管理人应当塑造的格局观。
第三,基金管理人应当坚守非凡的投资品格。归根到底,投资策略充分体现了基金管理人的专业操守和投资品格。我们看到,伴随着信息技术、交易技术的快速发展,众多投资机构不再笃信传统的商业感知和专业判断,而是希望快速寻找“风口”,通过频繁交易或者投资技术来取得投资业绩。但是,他们忽视的却是巨大风险。或许,他们的忽视来源于两个原因:其一,专业能力的不足,让他们只能另辟蹊径;其二,信托责任的迷失,让他们不顾风险管理的底线。坦率地来说,对于“潮流”的热衷会使基金管理人无法实现资产的有效管理,难以保持资产的长期收益。基金管理行业日趋复杂,但投资的常识仍和过去相同:寻找最有安全边际的价值投资,并长期持有。在此基础上,尊重企业家精神,始终将基金持有人利益放在首位,塑造基金管理人非凡的投资品格,从而赢得未来。
最后,我想无论是个人投资者,还是基金管理人,都应向约翰·博格先生致敬。《共同基金常识》自初版以来,始终是投资领域的必读书目。约翰·博格先生欣赏真正专注于资产管理,始终为基金持有人服务的投资机构,因此,我们有充分理由感到自豪:高瓴资本自创立以来,始终践行价值投资,并牢记受托人责任,在充分理解市场收益驱动因素和内生风险的基础上,回归投资常识。我们相信,价值投资在中国会获得更多的期待和回报,因为对于我们来说,时间是最好的朋友。
[推荐序2]
以开放的视野拓展中国基金业发展新途径
缪建民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副董事长、总裁、副书记
从全球基金业的发展轨迹来看,不同基金市场的发展初期,往往会经历一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规模快速扩张期。而在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将面临市场发展的动力如何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主导的转变。这一转变的进程,直接关系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2008 年金融危机以来,在经历了此前的快速扩张之后,中国基金业一直十分强调的规模外延式增长模式似乎遇到了瓶颈,一个典型的实例是,整个基金行业的份额近年来实际上处于停滞不前的状况,这也表明,其正处于从追求规模的外向扩张向更注重质量的内在提升而转变的重要关口。
从1998 年第一只封闭式基金的成立算起,中国基金业的规范发展已有13 年的历史。在此期间,基金业资产管理规模实现了每年47% 的复合增长率,截至2010 年年底,中国共有基金管理公司62 家,基金产品超过700 只,基金资产净值接近2.5 万亿元,持股市值占A 股总流通市值的比重超过10%。无论是管理资产的绝对数值,还是占股票市场的相对比例,中国基金业均已具备了相当的规模,证券投资基金已经成为关系着中国资本市场整体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中国基金业快速发展的同时, 我们也看到部分基金公司出现了重规模、轻质量的
现象,基金行业整体规模从2007 年年底3.2 万亿的高点缩水之后,近三年以来,一直未能延续之前的高速增长。这些都迫使我们去思考基金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模式。本轮金融危机的不期而至,客观上为中国基金业放缓扩张脚步、审视发展质量提供了良好时机。当前,我们需要正视中国基金业存在的不足,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市场发展经验与教训,促使中国基金业迈向更高的发展台阶。
首先,基金投资理念应从注重短期业绩向长期价值投资回归。当前,基金之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年度甚至更短期的投资业绩相对排名上。在这样的短期激励约束下,基金经理倾向于根据短期市场热点和趋势频繁操作,不利于形成中长期稳定收益的投资组合。这还会引发机构投资者追逐短期市场热点的“羊群效应”,加剧资本市场波动。基金作为中国资本市场上主要的机构投资者,需要秉持着眼于长远的价值投资理念进行投资,在为投资者获取长期稳定收益的同时,也成为中国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石。
其次,基金业需要树立以投资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基金业的本质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为投资者提供专业高效的投资管理服务,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是基金管理公司的最高宗旨。要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逐步降低在完全固定管理费收取的模式下,基金管理公司因“旱涝保收”而出现重规模轻管理、重营销轻投资的倾向。另一方面,为了避免频繁交易带来过高的交易成本对投资收益的侵蚀,基金管理公司需要在适当交易以追求收益的同时,也重视指数基金等消极投资管理方式,以控制管理和交易成本。
再次,要继续加强基金产品和投资方式等方面的创新。在资产规模增速放缓的前提下,基金管理公司要在激烈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更需要注重创新,以差异化的产品和精细化的经营取胜。其中最主要的是,要进行产品类型的创新,如根据投资者风险偏好水平的不同对基金产品进行分级,根据细分行业和投资主题设计专门的主题基金,为追求大盘长期收益的投资者提供各类指数基金,为高端客户提供“一对多”的基金专户理财业务等。此外,还要进行投资方式的创新。2010 年三四月份,中国分别推出了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等金融工具,这给基金进行多样化的产品创新、满足投资者的多样化需求提供了可能。2010 年7 月,中国证监会允许基金专户理财参与股指期货的投资,从而使基金开始可以采用对冲交易等灵活的投资方式。
当前,中国基金界正在讨论修订《基金法》,其中有不少修订建议认为,要逐步降低基金管理公司股东的准入条件,明确基金持有人大会的权利,探索设立公司型基金,逐步改善基金管理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逐步形成股权结构分散化、基金持有人有适当的发言权、建起内部激励机制合理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从而稳定并完善基金管理公司经营,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利益,从而促进整个基金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最后,要完善行业自律和外部监管以促进基金业的平稳规范发展。对于当前的中国基金业来说,加强监管、放松管制可以说是应当并行的两个政策主线。一方面,采取严格监管措施规范市场秩序,强调“老鼠仓”、非公平交易、利益输送等底线绝对不可触及,将日益壮大但透明度不够的私募基金纳入监管体系;另一方面,放松对合理市场行为的过多管制,进一步释放市场自身的活力和创造力,如在2010 年实行的多通道审批制度,分别通过不同通道对偏股型、固定收益型、QDII、创新型和专户一对多5 种产品进行审批,加快了产品发行节奏,有力地促进了基金业的创新活动。
由于中国基金业发展历史相对发达市场还比较短,在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的过程中,可以从发达国家的市场中吸取有益的经验和教训。从1868 年英国政府的“海外及殖民地政府信托”发行算起,全球基金业已经有140 余年的历史,美国基金业在80 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历史的重重检验,在本轮全球金融危机中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因而美国基金业的发展经验和教训,为我们应对危机、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参考。
《共同基金常识》10 周年纪念版是美国基金界最为经典的专业著作,这部著作的一大特点,就是既能深入历史,从历史数据中总结出规律性的结论;又能直面现实,更新了截至2009 年的发展动态,不仅评述了本轮金融危机中美国基金业的现状和问题,还预见性地剖析了未来进一步发展完善的可能趋势。本书总结的投资理念和倡导的管理方法,对当今中国基金投资者和基金业尤其富有启发意义和参考价值。作者所推崇的指数化投资,有助于避免代价高昂的短期获利冲动;而消极的投资管理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相应地保护和提高投资者所获得的投资收益率水平;基金公司由基金持有人实际拥有和控制的“共同治理结构”,为中国未来设立公司型基金提供了实践参照。
巴曙松教授一直跟踪研究基金行业的发展,对中国基金业有着深入的理论研究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我很高兴地看到巴曙松研究员带领他的研究团队,及时将《共同基金常识》这么一部颇具分量的美国基金业名著的最新版本翻译完成。镜鉴过往方能烛照未来,他山之石亦可攻玉。读罢译稿,我深感本书对美国基金业发展的种种灼见,恰似一面镜子照出了中国基金业所面临的相同或相似的问题,为中国基金业在提升发展质量的道路上树立了引人深思的路标。在此我也乐于将这本书推荐给广大的中国投资者,以及正在迈向发展新阶段的中国基金业。
是为序。
[译者序]
回归常识
巴曙松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
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
经常应邀参与一些为资本市场上的分析师进行打分排名的活动,我一直较为提倡的一个做法是:找出这位分析师两年前或者一年前的报告再看看,重点是看这位分析师的分析报告是否有一贯的逻辑,与市场的走向相比出现了多大的偏差,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这种稍稍往回看的对比,就可以使当下看起来似乎难以区分高下的几位分析师,很快就有了明显的差异。
在波动不定的资本市场上,时间是投资者的朋友,也是鉴别有价值的研究报告者的
朋友。
本书的作者约翰· 博格是知名的领航集团创始人,也是第一只指数型共同基金的
建立者,美国基金业的先驱者。他关于共同基金的经典著作,在经历了10 年的波动之
后重新出版,既显示了这本书的经典地位,也显示了作者的自信。
姑且不说10 年的时间之长,且看看这是一个怎样的10 年。在这10 年间,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经历了多次程度不同的危机冲击,特别是2008 年以来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到现还在影响着全球的金融市场,同时也在深刻地改变着整个金融业的生态。经历了这样的10 年之后,这本共同基金的经典著作还在稍作补充修订之后重新出版,本身就是一件有价值的事情。
什么是常识(common sense)?韦伯斯特词典的解释是,“依靠简单的知觉和事实进行的正确而明智的判断”。提到“常识”一词,在美国的语境下,自然容易想到作者在本书中引用的、对整个美国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小册子《常识》。当年潘恩的小册子《常识》在发表后迅速轰动,三个月内售出10 多万册;在当时人口仅有250 万的北美洲,可能总共售出了50 万册,其影响力可见一斑。作者用“常识”作为标题,并且引用潘恩在《常识》中的看法,也可以窥见作者希望自己的著作在基金领域能发挥类似潘恩当年《常识》的影响力。
如果继续对比潘恩与博格的《常识》,就会发现他们都对许多大家习以为常的错误看法进行了纠正和梳理,或者说他们的革命性是一个突出特征。约翰· 亚当斯评价潘恩,“善于推翻而不善于建设”,博格则从自身的阅历经验出发,分析了共同基金管理中的基
本常识,许多看法到现在来看,还具有其颠覆性。
如果说到当下的中国,也曾经有一本冠名为《常识》的书,一度让读者趋之若鹜。大家都纷纷读《常识》,是不是说明我们确实有许多常识是不具备的呢?至少,在当前的中国资本市场上,许多常识的缺乏,确实是一个现实。因此,选择翻译这本在基金界具有深远影响,并且经历了时间和金融危机检验的经典著作《共同基金常识》,是为了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上推介一些常识,或者是让大家可以回到常识的思考方法。这正是我们的目的所在。
在《共同基金常识》中,多次将资本市场的起起落落、宏观经济周期的波动,比拟
为花园里的四季轮回:
在花园里,草木生长顺应季节,有春、夏,也有秋、冬,然后又是春、夏,
只要它们的根基未受损伤,草木的一切都将会恢复正常。
在进行公司的评估时,博格提出了十分简单的所谓“奥卡姆剃刀原则”,认为决定
股市长期回报率的无非是三个变量:初始投资时刻的股息率、随后的盈利增长率以及在
投资期内市盈率的变化。他用这样简单的分析框架来分析一只股票以及一种股票产品的
价值。
是的,这些都是常识,但是,在市场的波动中,最容易遗忘的往往也是常识。
《共同基金常识》出版10 年以来,既是全球共同基金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基金行业经历危机洗礼的时期。一方面,全球基金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基金产品不断创新;而另一方面,基金行业受到本轮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暴露了许多体制上的不足与缺陷,经历了大幅度的资产缩水和赎回浪潮。在危机最为严重的时期,全球基金业资产从2007 年年底的26.13 万亿美元缩水至2009 年第一季度的约18 万亿美元;不同类型基金的组成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被动管理、低成本的指数型基金越来越受到市场认可,目前美国约有1/3 的基金投资者至少拥有一只指数基金。
一个投资者希望追求的理想境界,往往是不受市场涨跌冲击、客观冷静的市场旁观者的境界。投资者希望能够洞悉经济周期的起伏、行业发展的规律、价格波动的方向,从而做出精彩的投资决策。然而,现实却是每个投资者都是市场的组成部分。投资者的情绪和行为,难以避免地会随着牛市和熊市相互更替的“钟摆”在乐观和悲观之间摆动。那么对于投资者而言,如何尽可能降低“黑天鹅事件”发生造成的损失呢?在现代投资市场中,什么样的投资工具和投资方法才是持久稳定且值得信赖的呢?经历了本轮金融危机的洗礼之后,基金业的投资理念和治理结构应该如何加以完善?对这些问题,约翰· 博格在本书中给出了经历时间考验的思考。在这个日益崇尚复杂的市场中,博格却强调重视“常识和合理的推理”。他基于历史事实和数据的研究,给投资者的建议大都是看似极其简单的“常识性法则”。
在这本书中,博格反复证明,对于投资业绩来说,“均值回复”是必然的,即无论什么类型的基金,其最终的回报必将回归到长期的平均水平。因而,试图通过不同的投资风格、市值规模、股票价格、发行市场的选择以期获得超额回报,这在长期来看是徒劳的。作者尤其强调提醒投资者要注重成本对业绩的影响。无论交易成本还是税收成本,都会使投资业绩受到明显削弱,保守估计主动管理型基金的各种成本将使投资回报率每年降低2% 以上。
基于不同的市场环境和市场发展阶段,不少读者可能会对博格的“均值回复”不以为然,但我想强调的是,这本书在分析均值回复过程中所运用的一系列评估分析框架,本身对于读者把握资本市场就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在诸多对本书的褒奖中,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 萨缪尔森教授的评语一语中的地指出了本书的价值所在,他说:“巴菲特不可能使你或我成为沃伦· 巴菲特。然而,约翰· 博格却能帮助我们中的任何一位成为一名精明的投资者。”因而,从这种意义上来讲,约翰· 博格的《共同基金常识》所传达的投资哲学,对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同样具有启发价值。
作为一名投身基金投资领域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理论和实践先驱者之一,博格对目前基金业面临的诸多由来已久的不合理问题,也有着深刻的批判性认识。无论是美国还是全球市场,博格批评说,当前基金公司越来越倾向以积极的基金营销取代有效的投资管理,并以此作为经营的首要任务;基金经理过分追求频繁买卖带来的短期绩效而不顾成本剧增的现实;通过募集超大的基金规模以获取管理费,而对边际业绩递减的事实熟视无睹;名目繁多的金融创新,有些只是基金公司聚敛资金和牟取佣金的工具,而基金份额持有人缺乏对基金公司经营管理的发言权等;甚至在投资者的资产出现了损失严重的同时,基金经理依然攫取着丰厚管理费的不公平现象。这些问题归结为一点,就是基金公司更多地为了基金经理和基金公司的利益而经营,而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代投资者理财和为投资者服务的行业初衷。因而,当美国基金行业在金融危机中暴露出诸多问题之际,如何唤起投资者对自身应有利益的关注,如何促使基金业以一种更加透明、更负责任和以最大化投资者实际投资回报为目标的方式进行经营,是基金业未来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本书作者所推崇的消极指数化投资管理、降低管理费用、保持适度的管理规模等变革措施,及其实践多年的强调关注投资者利益的“共同”基金治理结构,为美国乃至全球的基金业革故鼎新、更好地服务于投资者指出了一个清晰的方向,虽然事实证明这样的变革注定是痛苦和艰难的。
本书的作者约翰· 博格先生首先是一个勇于实践和创新的金融家,其次是一个关注市场的研究者。我个人在金融领域十分偏好这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研究者和金融家。博格于1975 年创办了全球首个指数基金:领航500 指数基金;截至2010 年6 月,领航集团旗下共有160 只基金,其中规模最大的4 只基金都是指数基金;领航集团管理的净资产规模达1.4 万亿美元,居美国各基金管理公司之首。多年来,博格所倡导的投资理念影响了许多个人投资者的投资布局,同时,他对整个基金行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推动了美国基金业整体的反思和变革。
作为原书的10 周年纪念版,本书保留了原版的完整内容,同时对1999—2009 年以来的美国基金业的最新进展进行了全面的更新。作者用这10 年的数据和事实,对原版书中提出的观点进行了坦率的验证,这些后验的历史事实愈加凸显了原版书中绝大多数观点的参考价值。
2008 年以来,全球基金业在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下进入了深度调整的过程。我国基金业在经历了2007 年的快速发展之后,也承受了2008 年以来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的再平衡和再调整,如今已经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几年来,基金份额基本没有什么增长,这必然促使中国的基金行业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应该说,当前全球基金业在后金融危机的同一背景下,面临着类似的发展命题,在此时翻译和介绍这样一部美国基金业的经典著作,对我们站在后金融危机的时点上,总结和展望中国基金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本书由我牵头组织翻译,我和吴博博士共同负责翻译的整体协调和具体组织。翻译小组的成员包括:巴曙松、吴博、赵勇、韩明睿、廖慧、段端和韩丽,小组成员在我的组织下共同进行了原稿的初译和交叉校对工作。初译的分工如下,巴曙松、赵勇第一部分,段端和韩丽第二部分,巴曙松、吴博第三部分,韩明睿第四部分,第五部分及文前内容和附录由巴曙松、廖慧完成。巴曙松、吴博主要负责对译稿全文的统稿和校对工作。中国证监会基金部张旗女士、长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思乐先生、金融工程研究员王超先生等对译稿提出了不少专业的修订建议,湛庐文化的编辑们为本书的编辑出版做了大量细致的支持工作,在此一并致谢。
经过我们从2010 年初夏到现在的持续努力,这本全球基金业的经典名著最新版终于呈现于中国读者面前了。这样一部经历了时间检验的基础性著作,兼有学术研究的严谨和通俗读物的流畅,我们在翻译时力求体现作者语言和观点的特色原貌,但由于水平所限,谬误之处在所难免,还请各位读者不吝指正。我们也深切地知道,翻译工作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基础性工作,及时把优秀的经典著作翻译介绍到国内,对于客观把握海外市场的动向,无疑具有积极的作用。
[10周年纪念版序]
见证全球基金业十年蜕变
大卫· 斯文森 耶鲁大学首席投资官
约翰·博格,理应得到美国大众诚挚的谢意。首先,他为了带领投资者在缺乏信任的金融服务市场顺利前行,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其次,他创立了领航集团,这是一个将投资者利益放在首要和核心位置的杰出金融机构。没有约翰·博格的努力与付出,美国大众将缺乏一种富有吸引力的投资选项。
博格的建议极其简单:购买那些低成本、低换手率、严格遵守投资组合策略的指数基金。不幸的是,很少有人听从他的合理建议。大多数投资者都热衷于积极管理的投资游戏,但他们皆因两个原因而失败。第一,他们选择的主动管理型共同基金,几乎从未兑现其战胜市场的承诺。亏损来自疯狂的、但最终适得其反的伴随着市场冲击和交易佣金的过度交易和不合理的管理费用,这种费用远远超过基金经理带来的价值增值,如果有的话。正如博格所指出的,几乎所有的共同基金经理都认为税收无关紧要,从而增添了不必要的高昂税负。当投资大众在4 月15 日与美国国内税务署(Internal Revenue Service,IRS)打交道时,这些税负经常让他们猝不及防。
第二,投资者紧盯基金以往的业绩来进行交易。通过抛售已淡退的昔日热门基金,并追逐今日的当红基金,共同基金投资者进行系统性的低买高卖。这是一种很糟糕的生财之道。此外,疯狂地转换共同基金通常会引发更重的税负。如果投资者听从博格的建议购买指数基金,他们将能借助于低成本的优势击败绝大多数的基金经理。听从博格的建议通过稳健地配置资产来避免错误的择时操作,他们将会获取几乎所有的市场收益。
当然,作为一名金融专家,我有自己的见解,对于博格的成功投资诀窍,我有两点小小的修正。首先,我着重强调国际化分散投资的价值,特别是投资新兴市场。其次,由于美国政府的信用问题,我将限量持有债券。如同投资者在1998 年和1987 年的市场紊乱期间所经历的,在最近的金融危机中,投资者的经历显然说明了为什么信用风险和期权性风险暴露并削弱了从一开始就持有债券的理由。即便如此,约翰· 博格书中的本质内容都是对的。请听从他的建议。
博格的明智建议理应得到更多的关注。个人投资者必须训练自己执行成功投资计划的能力。无论投资者追寻什么样的投资方法,阅读都能够为教育投资者提供关键基础。约翰· 博格是少数有思想见地的实践型作家之一,这些作家包括伯顿· 马尔基尔(Burton Malkiel)和查尔斯· 埃利斯(Charles Ellis) 等人,也许我也可以算其中的一个,他们清楚地阐述了一些合理的、有独到见解的投资方法。读罢《共同基金常识》,再看看马尔基尔的《漫步华尔街》(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埃利斯的《赢得输家的游戏》(Winning the Loser’s Game),和我的《不落俗套的成功》(Unconventional Success)。与共同基金业天花乱坠的营销广告、经纪界的胡诌哄骗以及电视脱口秀的衰弱杂音相较,这些书的投资理念有如浊世清音。即使在“每日秀”节目中被琼· 斯图尔特(Jon Stewart)狠狠教训了一番,吉姆· 克拉默(Jim Cramer)仍厚颜无耻地给《金钱万能》节目的观众们兜售着糟糕透顶的建议。几乎在投资领域的每个方面,他都站在约翰· 博格的对立面。请忽略吉姆· 克拉默,关注约翰· 博格!
约翰· 博格的成就远非仅限于教育投资大众。在共同基金业让投资者投资失利时,他的领航集团提供了一种新的投资选择。作为仅有的两只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基金集团之一(另外一只是TIAA-CREF, 我在其董事会中任职),领航集团对所有的投资者一视同仁。除了领航集团和TIAA-CREF,几乎所有的共同基金管理公司都在追逐盈利,还对外标榜为投资者服务。不幸的是,当盈利动机与信托责任相冲突时,贪婪占了上风,盈利动机获胜。为投资者服务的理念消失殆尽,投资者也蒙受损失。约翰· 博格如此令人信服地告诉我们,当今盈利驱动的基金公司密切关注市场营销,确保收取高额的费用,且只进行很少的实际投资管理。明智的投资者应规避主动管理的陷阱,接受指数化的确定性,并选择以投资者为中心的基金经理。
尽管约翰· 博格提到了有关共同基金业结构、运营和业绩失败的负面言论,但他对投资世界仍抱有乐观的看法。我自认为是一个积极向上的人,但仍担忧作为个人投资者缺少成功的投资机会。近年来,养老金的供应负担已经严重地从雇主转移到了雇员。政策变换引发了一系列问题。首先,个人储蓄不足。其次,储蓄的也大多是高收入人群,这也不足为奇。来自美联储的消费信贷调查的惊人统计数据显示:在养老金定期缴纳计划中,前1/4 的高收入人群有88% 的平均财富超过260 000 美元;在后1/4 的低收入人群中,不到11%的平均财富低于2 000 美元。难道退休计划仅仅是为富人准备的吗?再次,无论富人还是穷人,在以盈利为目的的共同基金的支配下,投资者面临的投资选择并不达标。最后,投资者购买这些不达标的投资工具,并都由此做出错误的择时决策。正如约翰· 博格所指出的,其最终结果是,投资者没能从投资全球证券市场中获得公平的回报。
约翰· 博格为投资大众奉献了两份大礼:领航集团和《共同基金常识》。领航集团是一个为投资者最佳利益服务的杰出投资管理公司,而《共同基金常识》是一本关于如何管理个人投资组合的简单易懂的入门书籍。好好享用博格的礼物,并将它传送给你所爱的人。
[原版序]
为何本书如此与众不同
彼得· 伯恩斯坦 美国著名金融史学家
约翰· 博格所著的这本关于投资的书,是我迄今为止见过的最与众不同的书,因为他讨论了其他作者所忽略的一些敏感问题。我不大愿意去思索为何这些主题不被别人重视,我猜测,要么是其他学者的眼界不如博格开阔,要么是他们对于读者的切身利益不够关注。
人们经常忘记博格超越投资专家的一面,他非常关注个人投资者如何管理他们辛辛苦苦挣得的财富。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他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商人,凭借自己的技能和决策建立起了自己的基金之国,这是一个伟大的基金帝国。他一直朝着自己梦想的方向前进,经营着自己的共同基金帝国。许多年前他开始创业时,也正是这种梦想激励着他。本书的读者将会欣赏到对共同基金业本质的一次独特而质朴的描述,也将领略到共同基金是如何影响个人手中的财富的。
尽管我们会听到一些来自公司发言人的高谈阔论,但卖方和买方的利益冲突是内生于经济系统的。博格的目标就是通过最小化利益冲突,建立起一个主要致力于消费者利益的行业,但同时要经营得成功,以便能够继续增长和自我维持。然而,博格所致力于的这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使他能够以一种独特的视角来看待竞争。本书清楚地表达了博格的不满。
投资管理是一个行业,而不仅仅是个专业,我们必须将其看成是在经济系统框架内的一个整体商业活动。投资管理行业是个暴利的商业活动。正因如此,其本身遵从着资本运营的铁律:资本会流向预期回报率最高的领域。在过去的10 年中,共同基金的数量从2 710 只增加到6 870 只;与此同时,基金经理的数量从1 260 人爆增到5 810 人。另一方面,投资管理行业违背了另一个资本运营的铁律:高额回报率不可避免地吸引着新的资本进入,由于新竞争者努力从原有的参与者手中抢占市场份额,资本的回报率随之降低。约瑟夫· 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的一句名言将这个过程称为“创造性毁灭”。这也是为什么经济系统运转如此成功,尽管瑕疵多多但仍被广泛接受的本质所在。
投资管理公司却对上述事情置若罔闻。基金经理人数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他们所服务的客户人数的增速。不管愿意与否,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到这个领域,但并未降低已成立基金的盈利能力。偶尔会有一个新创公司没能发展成功,或者一个稳固的公司在糟糕的环境中因经营失败而消失,但大部分基金经理都照常凭借其自有资本赚取着令其他行业只能眼羡的回报。
博格关于如何投资、如何理解资本市场这种非比寻常的智慧,是阅读此书再充分不过的理由。但本书中最大的启示是,个人投资者财富的变化离不开财富管理行业的结构。博格关于行业结构对于个人财富影响的独特见解,是本书最有价值的地方。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趣味读物,读后你必将获益良多。
推荐序1 时间是最好的朋友
高瓴资本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张 磊
推荐序2 以开放的视野拓展中国基金业发展新途径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副董事长、总裁、副书记 缪建民
译者序 回归常识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 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 巴曙松
10周年纪念版序 见证全球基金业十年蜕变
耶鲁大学首席投资官 大卫·斯文森
原版序 为何本书如此与众不同
美国著名金融史学家 彼得·伯恩斯坦
10周年纪念版前言
原版前言
第一部分 投资策略
第1章 长期投资:强斯和花园
第2章 回报的本质:奥卡姆剃刀原则
第3章 资产配置:业绩归因之谜
第4章 简单化:如何到达应去之地
第二部分 投资选择
第5章 指数化:经验对希望的胜利
第6章 股票投资风格:井字游戏
第7章 债券投资:逐渐被遗忘
第8章 全球投资:钻石之邦
第9章 选择优质基金:寻找圣杯
第三部分 投资业绩
第10章 均值回复:牛顿对华尔街的报复
第11章 投资相对主义:幸福还是不幸
第12章 基金资产规模:胜利是最大的失败
第13章 税收的影响:视差的启示
第14章 时间的作用:第四维度,魔法还是专制
第四部分 基金管理
第15章 投资原则:重要的原则不可动摇
第16章 基金营销:信息即媒介
第17章 现代科技:又有何益
第18章 基金董事:一仆事二主
第19章 基金治理结构:策略规则
第五部分 基金精神
第20章 企业家精神:创造的喜悦
第21章 领导力:目标意识
第22章 人性化:客户和员工
后记
附录一:2010年年初对股票市场的一些思考
附录二:1999年年初对股票市场的一些思考
10周年纪念版致谢
原版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