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和理查德·塞勒
推崇的行为经济学著作
哈佛大学终身教授塞德希尔·穆来纳森
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尔德·沙菲尔
强强联合之作
《稀缺》
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
【作者简介】
塞德希尔·穆来纳森
1993年,获得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科学、数学和经济学3个学士学位。1998年,获得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计算机与行为科学教授。与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尔德·沙菲尔等人联合创立非营利性组织ideas42,致力于利用行为科学帮助人们解决社会问题。
与《贫穷的本质》作者阿比吉特·班纳吉等人在麻省理工学院联合创立贫困行动实验室,并于2002年荣获麦克阿瑟天才奖。
埃尔德·沙菲尔
1988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认知科学博士学位。2012年,荣获古根海姆奖。
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研究领域涉及认知科学、判断与决策、行为经济学等。
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彼得·戴蒙德和知名心理学家阿莫斯·特沃斯基共同开展过货币幻觉方面的研究。
【内容简介】
在长期研究穷人和扶贫的过程中,塞德希尔· 穆来纳森发现他和穷人的焦虑竟然类似:穷人缺钱,他缺时间。
在这一现象基础上,他与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尔德·沙菲尔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室研究和现实调查,却发现了一个存在于世人中间的惊人真相:穷困之人会永远缺钱,而忙碌之人会永远缺时间。
但是,进一步的研究证实:这些都是表面现象。因为即便是给穷人一笔钱,给拖延症患者一些时间,他们也无法变得富足和有效率。
为什么稀缺心态会让我们无法摆脱稀缺?因为处于稀缺中的人,其心智容量和认知能力会受到很大限制,从而导致其习惯于应付匮乏的行为模式。在长期性的资源(钱、时间)稀缺中,人们已经形成了“管窥”之见,只能看到“管子”之中的事物,虽然这有可能为我们带来“专注红利”(短期的富裕或效率)。
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专心致志”反而会让我们产生“权衡式思维”,不断增加我们的带宽负担——当1元钱的价值在穷人与富人之间产生了巨大差异时,当印度金奈的街头小贩们陷入了无止境的借贷压力时,当每个人都处在多任务处理的“杂耍”状态中时……稀缺就会俘获我们的大脑,渐渐让我们失去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变得更加愚笨和冲动。
《稀缺》是《思考,快与慢》《噪声》作者丹尼尔·卡尼曼最推崇的行为经济学著作,它旨在揭示稀缺心态的各种复杂成因,并提出以“余闲”牵制稀缺的应对之法。
个人如何才能摆脱财务困境,组织如何才能重获时间,而社会又如何才能帮助穷人?只有对“带宽”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我们才有可能从稀缺走向富足。
【各方赞誉】
《稀缺》是行为经济学领域一部了不起的著作。经济学家穆来纳森和心理学家沙菲尔用心理学的实证研究重新解读了经济学的核心概念—“资源稀缺”,发现贫穷和忙碌并不是简单的因为缺少钱和时间,而是一种心态和能力的匮乏。一本《稀缺》,会让忙碌的人警醒,让贫穷的人振作。物随心转,境由心生,有容乃大,命由己造!
彭凯平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
把“稀缺”界定为一个心理问题而不是资源问题,这真是一个奇妙且深刻的视角。正如本书的两位作者所说,稀缺会俘获一个人的大脑,使他过于关注稀缺的对象从而失去正常的判断力,这恰恰会导致稀缺状态进一 步恶化而不是使它得到改善。因此,真正可怕的不是资 源的稀缺,而是俘获我们大脑的稀缺心态。我想,这个 结论对所有读者都将是一个终身受用的告诫。
叶航
浙江大学经济学教授、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没有什么就嚷嚷什么,越没有就越嚷嚷,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的现象。两位作者提出的稀缺会导致认知障碍的观点,将我们的直观感受上升到了理论高度。他们的研究给我们带来的启发是:如果你想要什么,不要等急需的时候才去要,要提前积累。
李淼
物理学家,南方科技大学物理系教授
为什么穷人会更穷、富人会更富,而拖延症患者永远没时间?针对这一现象,社会学家称之为“马太效应”,经济学家称之为“稀缺现象”,但是所有这些说法都不如心理学的解释来得更妙趣横生又直抵人心,让人时常产生“原来如此”的恍然大悟感。
周濂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为什么稀缺心态会让我们无法摆脱稀缺?因为处于稀缺中的人,其心智容量和认知能力会受到很大限制,从而导致其习惯于应付匮乏的行为模式。个人如何才能摆脱财务困境,组织如何才能重获时间,而社会又如何才能帮助穷人?《稀缺》一书以独特的行为经济学视角,不仅从理论上进行了开创性的分析,而且还提供了大量的心理学与社会学实验,为摆脱稀缺提供了有力支撑。
周健工
未尽研究创始人
天底下只有四种事:重要且急迫的、不重要且不急迫的、不重要但急迫的、重要但不急迫的。人们不大会在前两者上犯错误,但经常会在后两者上犯错误:被不重要但急迫的事情占去有限的注意力带宽,而忽视了重要但不急迫的事情。读完《稀缺》后,就可以避免这个错误。
王烁
财新传媒总编
我们的肉身刚刚步入富足时代,但我们的精神还滞留在稀缺的恐惧之中。穷人思维植根于人类的基因,率先用理性击碎它的人,也将率先获得身与灵的富足。
罗振宇
得到App创始人
塞德希尔·穆来纳森是知名经济学家,埃尔德·沙菲尔是知名心理学家,而《稀缺》就是他们强强联手的佳作。他们将科学的严谨和人文的独到巧妙地融为一体。在《稀缺》一书里,直觉与理性实现了很好地契合,这是一难得的好书!
丹尼尔·卡尼曼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畅销书《思考,快与慢》《噪声》作者
这是一个必胜组合:一位行为经济学家,一位认知心理学家,他们都是各自领域的杰出人物。让他们富有创意的头脑相互碰撞,得到的就是一本充满原创思想和精彩观点、具有高度可读性的著作。一位想要在大型律师事务所升迁为合伙人的单身母亲,与一位用一半收入支付利息的农民有何共同之处?答案就是稀缺。读一读这本书,你将能惊奇地了解到稀缺是如何影响我们每一个人的。
理查德·塞勒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芝加哥大学行为决策研究中心主任
《稀缺》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书,充满了新思想、精彩的故事和深入浅出的道理,很可能会改变你的生活方式。
史蒂芬·列维特
畅销书《魔鬼经济学》作者
《稀缺》一书将故事与研究成果自然而然地合为一体。它告诉我们:感觉自己拥有的比需要的少,这种情况会缩小我们的视野,扭曲我们的判断力。这本著作对个人发展和公共政策制定都有着很大的参考意义。
丹尼尔·平克
畅销书《驱动力》《全新思维》《时机管理》作者
塞德希尔·穆来纳森和埃尔德·沙菲尔告诉我们,稀缺的逻辑,无论贫富、受教育程度高低,亚洲文化、欧美文化、拉美文化还是非洲文化,都同样适用。两位作者的独到观点可以帮助我们改变个体行为,同时也能为公共政策的制定开拓出一片新视野。真是令人振奋的成就啊!
安妮-玛丽·斯劳特
普林斯顿大学荣誉退休教授
新美国基金会总裁兼CEO
《稀缺》一书思想深刻,原创且内容独特,令人手不释卷。本书是那些没有太多时间读书人士的必读之作。
丹尼尔·吉尔伯特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畅销书《哈佛幸福课》作者
【目录】
引言资源稀缺不可怕,就怕有稀缺心态
第一部分稀缺心态是一切稀缺的根源
第1章专注的“得”与管窥的“失”
资源稀缺换来了专注与回报
专注红利
管窥
管窥所导致的忽视
管窥负担
第2章带宽负担会降低人的智商
“噪声”干扰了我们的思想
带宽负担1——认知能力
带宽负担2——执行控制力
收割前后的印度农民
其他形式的稀缺
稀缺,完全不同于压力和忧虑
稀缺让人变笨和更加冲动
第二部分贫穷和忙碌是如何让“带宽”变窄的
第3章装箱、余闲和权衡式思维
权衡式思维
余闲
穷蜜蜂与富泥蜂
余闲心态下的购买行为
没有余闲时犯错,后果很严重
稀缺的本质就是没有余闲
第4章行为经济学告诉我们的道理
50美元,在穷人和富人眼中的价值不一
知觉的相对性
1美元的真正价值
识解
机会成本
第5章借用与短视
管窥与借用
《家庭问答》的启示
忽视未来
无力规划
第6章稀缺陷阱
停不下来的杂耍
逃离
问题的根源
余闲,应对突发事件的利器
贫穷始于富足
孤独就是社交稀缺
改变心态,逃离稀缺陷阱的唯一希望
第7章穷人为什么穷
“最后一公里”问题
无能可以导致贫穷,贫穷也可以导致无能
大脑自由才能成为合格家长
穷人缺钱又缺带宽
带宽负担导致智力下降
第三部分如何从稀缺走向富足
第8章如何让穷人摆脱贫穷
包容穷人的不当行为
让“警报”来得更早些
节省带宽的方法才是好方法
带宽可以构建
扶贫是个长期项目
第9章如何解决组织中的时间稀缺
余闲的重要作用
余闲,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4.45倍!火星探测器的教训
用余闲对抗救火陷阱
亨利·福特的时间管理智慧
“红花”日本料理的启示
“舍维斯”的餐桌管理经验
第10章如何应对日常生活中的稀缺
把重要事情拉入“管子”视野中
让“疏忽”等同“默许”
保持警觉
找准关联行动时机
节约利用带宽
在带宽充裕时行动
为带宽不足的人提供便利
从富足起步
以余闲应对突发事件
结语规划和管理好“带宽”,稀缺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注释
译者后记
【基本信息】
书名:《稀缺》(Scarcity)
作者:[美]塞德希尔·穆来纳森(SendhilMullainathan); 埃尔德·沙菲尔(Eldar Shafir)
译者:魏薇;龙志勇
出版时间:2022年10月
出版社:湛庐文化/浙江教育出版社
图书品牌:湛庐文化·财富汇
ISBN:9787572243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