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报告上,出现偏高一点的指标,是不是代表我不健康了?
生病后,找最好的医生、住最好的医院、吃最好的药,是不是就可以了?
一直以来我们都陷入传统健康观的误区里,崇拜医疗、迷信指标,但是——
北大医学部王一方教授融萃40年的生命思考和实践,告诉你:
健康需要像唐僧取经一样,自主管理;
医生也有盲区,医学也有局限;
关于衰老和死亡的思考,越早开始越好。
生命健康课讲什么
如何管理健康,让自己活得好、老得慢,乐活善终?
当疾病来袭,该怎么筛选繁杂的医疗信息,坦然科学地做出决策?
父母日渐老去,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养老环境?
生命的最后,怎样才能少痛少疾、了无遗憾,优雅跨越终点?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宿命。宿命虽然没有办法改变,但我们可以通过生命全流程、全方位的健康管理,让自己有品质地活、有意义地活,从容应对疾苦和死亡。
主讲人
王一方
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国内最早讲授“死亡课”的三个教授之一
博学、睿智、有温度的医学人文学者,北京大学医学部叙事医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
在医学院的时候,因为情商高、共情能力强,而被分到肿瘤科,深受病人喜欢。在病房里,他发现一些生活中柔弱的人,在直面死亡时却能表现出凛然的刚性和金石气,让旁人只能敬重而无资格怜悯。这份豁达,与年龄无关,与知识无关,只与心理准备有关。深受触动后,走上医学人文的研究道路。
为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生、硕士生主讲医学哲学、健康传播、生死观等课程。聚焦生死哲学、医学现代性反思;旁及临床医学人文研究,方向为安宁疗护、叙事医学。著有《医学人文十五讲》、《中国人的病与药》等书。
近年来,承担国家卫健委医管局“医院医学人文素养评价体系与培训大纲研究”,国家卫健委老健司“安宁疗护关怀体系研究”等课题。
课程亮点
北大医学部教授40年的生死观察和生命思考,给你带来成熟理性的生命关键指导
生命中避不开疾病、衰老、死亡,但大多数人缺少清晰的观念。因为不了解,所以害怕、茫然、逃避。王一方教授通过大量的生命故事,引出潺潺哲思,启发你思考该怎样有品质地生老病死,并由此展开一系列积极的生命实践。
给你医者、哲学家、普通人三重视角,带你了解只有医生才知道的事
大病来临,如何做决策?把命运交由医学、技术和陌生人来掌控就行吗?医生是如何决策的?医学有哪些不确定因素?这些问题普通人应该知道,但只有局内人才了解真相。
交付身-心-社-灵全人健康管理模型,给你一条行动路线图
医药有局限,如何自主、快乐、尊严地活到生命的终点?王一方教授告诉我们,健康需要自我管理,包括生命周期内的小病防治、医疗决策、应对苦难、灵性完善等,并交付一条身心社灵全面健康的行动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