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教科书里教不了的真实难题
三本小说,带你重新认识人的渴望、选择、责任
为什么要读德鲁克的小说
小说是呈现过程的,教材展示结果。很多在管理学的著作、教科书里边不能穷尽的思考、感受,必须要用另外一种方法来表达。德鲁克的小说里就呈现了很多在管理的教材里边体会不到的管理难题:比如
l 管理者怎样处理自己的生活;
l 怎样处理自己的情欲;
l 怎样为人生的至暗时刻做好操练、准备;
l 怎样理解人性、理解工作;
……
这些“人”的学问没法讲道理,只能用小说的方式,通过人生的过程呈现出来。因为小说家研究的,不是冰冷的数据,而是活生生的人。德鲁克的小说也是如此。他提醒他的读者,管理的起点,不是理论、概念、公式,而是活生生的男人和女人。读一本这样的小说,或许比读十篇管理学论文更能帮助你理解生活与命运。
对德鲁克而言,管理不是一个专业,管理只是一条道路。德鲁克对自己的定位不是“管理学家”,而是“社会生态学家”。“社会生态学家”除了要像生物学家那样关心人的本能,还要关心本能之外的人的各种渴望。因而德鲁克的小说的主题是:所有的管理者都得在自己的生活当中去领会生活,在生活当中去领会责任。
观察自己,了解自己,我们才知道需要在自己身上克服什么,容忍什么,拼尽全力捍卫什么。这样的学问,我们不可能从管理学教科书那里学到。
你将获得
· 一份人生指南,看德鲁克小说里的人物、故事,省思我们可以用什么方式思考,我们思维方式的局限性在哪儿;
· 一套认知体系,通过德鲁克的人生哲学、历史哲学、世界观,看如何“让爱与悲悯发挥生产力”;
· 一次文学启蒙,文学家德鲁克+文学博士杨无锐,感受文学艺术带给你手不释卷的“爽”感。
希望这门课可以让你走进德鲁克思想世界的深处,寻找正确,寻求丰盈。
主讲人
杨无锐
“12个德鲁客”联合创始人
文学博士
毕业于南开大学。加州高等管理研究院(CIAM)博雅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著有《欲采苹花不自由:中唐士人心态研究》、《其实不识字:在汉字里重审生活》、《十九日谈:古诗十九首里的生活和英雄》、《亚特兰蒂斯的水手:从柏拉图到德鲁克》。
无锐老师曾点出了一个尴尬的现实:绝大部分对德鲁克的解读者,只是关注了他著作当中的具体观点和方法,对背后那些真正可以影响人、改变人的生活的思想,理解是远远不够的。
帮助实践者完整地理解德鲁克,就成了无锐老师的小目标。
著名德鲁克研究学者,“12个德鲁客”创始人康至军老师曾说:“想饱览德鲁克的思想世界,无锐老师可能是我们最好的向导。”
无锐老师还曾受德鲁克学院创办人邵明路先生的邀请,为德鲁克的两本小说写推荐序。在认真阅读了无锐老师的文字之后,邵先生与另外一位推荐序的撰写者决定,把自己的推荐文字挪到了书的最后,把无锐老师的推荐序放在最前面作为导读。
课程亮点
一次重构自我认知的独特之旅
人之德性,体会德鲁克对人性妙入毫颠的观察
讲管理的书和课很多,但大多难以真正帮我们看到,在大时代之下的具体的人,具体的生活和灵魂,如何和“我”相处、如何与“烟火气”相处、如何与 “人性”相处……
这门课通过德鲁克的小说,去感受德鲁克的人生哲学、历史哲学、世界观,描画出一幅动态的、多维的人生图景,帮我们重新理解人的渴望、选择、责任。
一次结识德鲁克的有趣之旅
以书交友,品读他那些穿越时空的洞察力与预见
德鲁克说:小说写的是人和人的生活,管理的目标是人和人的发展。
在德鲁克的小说里,你可以看见另一个世界里的人们如何在幻想、欲念、冲动、亏缺之中冒险、受苦、行凶、悔改、奉献、救赎。但在这门课里,你不是用那个世界里的某个角色满足自己,而是在那整个世界里穿行,由此重新认识自己,继而在这个新世界创建一套你的秩序。
一次省视管理真知的开悟之旅
3本小说,完成一次与自我、世界的对话
杨无锐老师以德鲁克晚年创作的3本小说为线,结合一些与德鲁克相关的其他哲人的作品为点,串起德鲁克的管理学思想,道出我们如何实现“让爱与悲悯发挥生产力”。
要向你推荐的,是德鲁克的两本小说和一本回忆录。两本小说是:《最后的完美世界》、《行善的诱惑》。一本回忆录是:《旁观者》。《旁观者》出版时,德鲁克69岁。《最后的美好世界》出版时,德鲁克73岁。《行善的诱惑》出版时,德鲁克75岁。它们是晚年德鲁克写给未来世界的留言。
(3本书出自 2018年出版 彼得德鲁克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