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庐APP - 对话最伟大的头脑,与最聪明的人共同进化 专题 开学书单 | 你读的每本书

开学书单 | 你读的每本书 都是孩子未来的阶梯!


又是一年开学季,家长们又要开始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操心。比如: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对还是不对?

孩子为什么有些无理取闹的行为?应该怎么应对?

……


其实,真正决定孩子教育起跑线的,是父母的眼界、认知和格局。作为家长,我们的孩子是要踏在我们的肩膀上去看世界的,如果我们的认知停滞不前,或者是局限在某一个单一领域,那我们如何让孩子形成综合视野和大格局,形成整体化的知识体系?让孩子从人类和世界的整体角度看待知识的前提,是我们家长先广泛阅读,自己心中有建立起对世界的整体性理解。


今天,湛庐君在开学之际,精选了以下好书,让你和孩子共同成长。



1.

养孩子之前,先育自己


我们开车,会先去学车;我们做饭,会先去学做饭;我们学各种办公软件,学这学那,而唯独父母这样一个既复杂又会对孩子造成终身影响的事情,很多人没有认真去学过。然后陷入这样的生活循环中——累死累活给孩子挣钱,买学区房;拼死拼活让孩子学各种才艺班、学习班,自己筋疲力尽,孩子却并不理解,反而和你的争吵越来越多,心灵上的距离渐行渐远……其实,早在我们决定要孩子那一刻,我们就应该认认真真学习做父母这件事。



真正的教育,其实拼的是家长。每个孩子都有弱项,每个孩子个性都不同,只有家长肯用心去陪伴,才能朝夕相伴中培养出超级学霸。

几乎涵盖家长可能遇到的所有问题。从早教到高考,从习惯培养到路线规划,消除家长对孩子学习常有的误解,掌握事半功倍的陪读技巧。

简单高效,具有可再现性。“东大妈妈”把4个孩子全都送入东大医学部,即使再有一个也同样有信心帮他考上。

充满爱的育儿法。孩子不是超人才可爱,家长方法得当,孩子自然会爱上学习。助力孩子学有所成的同时,更要享受幸福的亲子时光。


孩子一天天长大,其中杂陈着辛劳与幸福,付出与获得,埋怨与释然,其实很多时候你很难说是我们在养育孩子,还是孩子在重塑我们。做父母就是最好的修行,孩子教会了我们不曾感受与拥有的一切。

 

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育儿”书。“育”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作者将佛法智慧融入母性,以妈妈们的生活作为出发点:对妈妈而言,重要的议题有哪些?我们能提供什么样的帮助?新手妈妈如何在纷繁的日常事务中感到平和,怎样来管理自己的愤怒和忧虑。同时也讨论了身为母亲的女性与自身、孩子、父母、朋友、亲戚们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所造成的影响。

 

当你不焦虑、不执着,让一切自然发生,对生命中展开的“神秘”予以接纳,孩子会还给你惊喜,超出想象!



超级畅销书的作者布鲁斯·费勒在生活如日中天的时候,被确诊患上罕见的癌症:骨肉瘤。43岁的他最不能接受的是不能亲眼看着自己的双胞胎女儿长大。于是,费勒组建了一个“爸爸军团”——由六位费勒最欣赏与信赖的朋友组成。费勒相信,这六位陪伴他走过人生不同阶段的朋友可以成为自己的声音,把也许不能教给女儿们的人生功课传授给她们。如果“那一天”真的来临,这几位“爸爸”将承担起重任。

 

爸爸给女儿的十个财富。在六位个性迥异、各有特色的爸爸军团成员的帮助下,费勒有了献给女儿的十个财富:永远做自己;放飞梦想;探求一切未知;停下脚步欣赏世界;拥抱恐惧……

 

不管你是一个爸爸,还是想起了爸爸的孩子,都应该读读这本书,感受浓情父爱和生命的智慧。


2.

培养高情商孩子


在学习知识以外,我们也希望孩子能更好地融入这个他立身其间又不断变化的世界,能够以自己的性格和情绪管理能力塑造美好的未来。你没有办法决定外面的世界怎样对待他,但是你有很大的权力去给他内在的支撑,帮助孩子积极面对。


我们希望孩子对未来怀抱信心、对远景勇于探险、有足够的勇气来实行社会正义;

我们希望孩子在面对成长所带来的挫折与失败时,不屈不挠;

我们希望孩子能够获得幸福一生的能力。

 

《教出乐观的孩子》是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集30年、千百个成人及儿童研究之精华著成的教育经典。这本书与其他育儿及自我提升书籍不同的是,它不仅有理论与实验,还有一些关于育儿问题的重要建议。一些自称专家的人,轻率的意见令许多父母如获救命稻草,基于脆弱的证明、原理和临床的假设,来改变自己抚养孩子的方式。


这是一本“婚姻教皇”、人际关系大师、著名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指导父母进行情绪管理训练的实战手册,告诉父母当孩子情绪激动时,该如何进行沟通?如何教孩子更有效的处理问题,建立健康、稳固的人际关系?如何成为孩子的情绪导师?

 

在这本书中,戈特曼博士通过一项历时20年、119个家庭和孩子共同参与的心理学调查,洞察了4种教养方式对孩子情商的长期影响,了解到0岁到青春期孩子教养的本质,是值得天下父母和教师用心来读的好书。


明明想好好说话,却总忍不住教训孩子;

好说歹说都不管用,孩子成了“滚刀肉”; 

与孩子各执一词,最后不欢而散……

这些亲子沟通难题常常令父母不知所措、越做越错。那么父母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和孩子好好聊天呢?


本书收录了畅销书作家粲然与儿子米尼的十年温情对话。这些看似家常的聊天横跨了亲密关系、艺术、性别理论、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等诸多领域。不仅有考试、成绩、交友等敏感话题,还有企业管理、财商、人生选择这些难聊话题。粲然把人生智慧隐藏在故事中传递给孩子,让孩子收获满满的好奇心、自驱力和思辨力。


3.

培养独立的孩子

 

5岁时,家长觉得孩子太小,什么都不懂不会,所以一切事情包办;8岁时,家长觉得孩子笨手笨脚,简单的小事儿都做不好,所以为了“省心”,于是自己做了;12岁时,家长觉得孩子应该把精力放在学习上,不能分心,所以吃喝拉撒全由父母做主……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这份爱中不仅要包含理智与宽容,更应松紧有度,要为孩子在“可以”和“不可以”之间划一条清楚的界限,使他们的行为有章可循。


如果孩子3岁了,你还在给他穿衣、喂他吃饭;

如果孩子上幼儿园了,每天早上都要跟你来一番生离死别;

如果孩子跟别的小朋友抢东西,你总是忍不住冲上去拉架;

如果孩子上小学了,你每天都为了帮他完成作业而挑灯夜战;

……


那这本书就是为你准备的!百万家长信赖的育儿心理专家叶壮老师,结合大量心理学前沿学术研究成果和多年亲子教育研究经验及亲身育儿经历,立稳2大教养根基,围绕3个人生维度,打造21个日常生活妙招提炼出一套帮孩子建立独立资本的完整体系,针对当下社会普遍性的养育难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为所有遇到养育困境的家长提供参考和指导。



这是一本具有挑衅意味的宣言式著作,直指当代父母的过度养育问题及危害,就如何让孩子真正成人,在未来世界施展拳脚,提出了另一套养育哲学。

 

18岁前,孩子必须拥有哪8种生活技能?20种糟糕的体验,如何帮助孩子成长?如何通过巧妙提问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如何在不确定的未来给孩子确定无疑的成功要素?

 

美国知名教育者、曾任斯坦福大学新生教务长10年、被称为美国“国宝”的朱莉·利思科特-海姆斯借鉴相关研究,通过与众多招生官、教育者、雇主、家长及学生的交流,融入自身作为母亲与教导长的洞见,在书中给出了答案。 


《让孩子做50件危险的事儿》中介绍了50件具有一定危险性的事情,总体分为四大类,并以相应的颜色做出了区分,绿色对应活动,如钻入地下;紫色对应技能,如投掷标枪;黄色对应项目,如熔化玻璃;蓝色对应实验,如舔一节9伏电池。


作者对每件事儿都进行了详细阐述,告知了读者相应的操作步骤、所需材料、注意事项及补充资料等,并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做出了警示。同时,书中页提供了记录页,可以让孩子及时记录在每一件事情中获得的经验和灵感。

 

4.

重启孩子的学习驱动力


孩子热爱学习,从他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学习便与他们的脉搏一起跳动;只要遇到新事物,发现新问题,他们就会刨根问底。然而,不少孩子的求知热情很高,但一走进课堂,就惧怕学习,到底是什么环节出了问题呢?


成长之初,孩子的脑海中并没有“数学”这个概念,当他们发现父母、老师教的数学难以理解时,“数学”就渐渐变成“可怕”的东西,心理上出现本能的抗拒。本书作者孙路弘,北师大数学系出身,更是中国小学奥数班的开山讲师。他将数学启蒙与儿童心理学高度结合,指出科学的数学启蒙方法并不是从已有知识出发来考虑孩子应该学什么,而是从孩子认知事物的心理出发来推动他求知的进步,激发伴随孩子一生的探索兴趣。


孙路弘老师公开自己幼年成长日记,以及任教小学奥数班的课堂实录,还原妈妈对自己进行数学启蒙的生活场景,对照自己在奥数课堂上的真实案例,巧妙地将数学启蒙思路和方法总结在书中,运用“兴趣激活”的方式推动孩子智力自然发展,强调从日常生活中帮助孩子“感受”数学,由此衍生通透、牢固的数学思维。帮助每位妈妈都能够“零门槛”带领孩子进入数学天地。


在家庭数学教育过程中,父母的分工是天然形成的。妈妈是生活的关照者,兴趣的启蒙者;爸爸则是自信的建设者,思维的开拓者。巩固兴趣,将数学兴趣转化为理性思维,是来自爸爸的影响。


本书作者“中国奥数第一人”孙路弘继《妈妈教的数学》之后再度创作《爸爸教的数学》,从孩子思维发展的认知规律出发,在自己的童年趣事和成长经历中追根溯源,结合多年数学任教经验,提炼出数学思维开发的精髓和工具,让每位爸爸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数学思维培养方式。


童年时期思维模式的形成,影响人的一生;理性的思考、踏实的推导、严谨的习惯,这三个层面的耕耘都需要爸爸的示范和引导。


在《这就是微学习》一书中,作者卡尔·卡普、罗宾·德费利斯系统、全面地对微学习进行了深度解读。《这就是微学习》重新厘清了微学习的定义,阐释了微学习如何融入传统的4大学习理论以及微学习适用的3大学习范畴、微学习的6大应用场景等。


另外,《这就是微学习》着重介绍了微学习的实践应用,为微学习的规划、实施、交付、评估等提供了详尽、可行的行动指南,如制订微学习策略的3大核心要素、计划与实施微学习的3阶段、评估微学习的6个关键问题等。


《PBL项目制学习》系统全面地介绍了项目制学习的准备、项目制学习的规划、项目制学习实践、项目制学习复盘等4部分内容,并对项目制学习未来发展进行了7大预测。


不仅如此,书中还有很多将科技手段融入项目中的教学设计和项目构思,并且展示了在不同背景的学校,如新科技学校网络(New Tech Network)和美高科学校(High Tech High)等,教师与学生在智能时代进行探究、沟通、协作,并与课堂外的真实世界建立联系,共同开展项目的实例与经验。

孩子小的时候很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一件事没做完就跑去做别的了。父母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所谓的良好学习习惯真的有用吗?有没有一种轻松又高效的学习方法呢?


《如何学习》从大脑的学习机制讲起,一路探寻记忆的真相、环境的影响、灵感和顿悟的产生以及潜意识的奥秘,提炼出7种颠覆常识的学习方法,揭示了大脑汲取知识的真正途径,让孩子学得轻松又有效率!



5.

面向未来的教育


未来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其实很难预测。因为变迁的脚步越来越迅速,未来也变得越来越难以捉摸。既然如此,我们应该给孩子怎样的教育,他们应该学什么,又该具备怎么样的能力呢?


杰出的成功人士为何如此优秀?这和他们的家庭教育有什么关系?他们的父母到底做对了什么?哈佛成就差距项目创始人罗纳德·弗格森15年来一直都在追寻这个问题。


他与知名记者塔莎·罗伯逊历时15年采访了超过200位哈佛、耶鲁、斯坦福等名校毕业生及其父母,结合他自己多年“成就差距项目”的研究成果,从中发现了培养成功子女的秘诀。他们发现所有成功人士的父母都扮演了相似的8种角色,即早期学习伙伴、飞航工程师、救援者、启发者、哲学家、榜样、谈判专家、全球定位系统。他们从这些成功经验中提炼了一套全新的教养方式,不做虎妈也不做直升机父母,掌握8个教养角色,就能让孩子拥有既成功又幸福的人生。


现在的孩子,大概有2/3会在将来从事目前尚未发明出来的工作。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孩子需要怎样的教育?儿童编程之父、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学习研究教授米切尔·雷斯尼克在本书中告诉你,未来教育要向幼儿园学习,具有终身创造力的孩子,才能更好地面对不确定的未来。


在《终身幼儿园》中,米切尔教授基于成功开发风靡全球的Scratch编程语言及在线平台,以及与乐高公司合作长达30年的经验,打造了一套培养创造力的“4P”学习法,由项目切入,从热情出发, 同伴协作互助,游戏启动内驱,围绕创造性学习螺旋,详尽展示了创造性学习体验的每一步,以全新的教育理念,为孩子打造驾驭未来的引擎。

世界改变了,我们的学校却卡在了过去的某个时间点上停滞不前。我们需要对现行的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培养孩子具备为复杂人生求解的真正能力!


这本书将矛头直指美国教育体系“毁”人不倦的本质,文字辛辣而富有号召力,敦促人们依据当下的世界,对教育进行重新思考,并给出了脚踏实地的方法和宏伟的愿景。换句话说,作者托尼·瓦格纳和泰德·丁特史密斯希望我们不要再以考试成绩作为标准去评判孩子的成功或失败,而是要将关注点放在真正的学习上,放在用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上,放在探索与发现的快乐上。


两位作者不仅对美国教育体制的顽疾进行了诊断,还提出了治疗方案——对高质量教育的愿景和目标进行彻底重塑。每一位希望孩子们在21世纪创新社会中茁壮成长的人,都要好好读一读《为孩子重塑教育》这本书。